世界骨质疏松日:管体重、强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

2024-10-24 20:48:20来源:北方时空

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在2024年,我国推出的主题“关注体重,强化骨骼”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体重管理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如何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主旨

世界骨质疏松日的设立旨在增强全球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这一疾病对全球众多人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2024年,中国在这一日的主题中承载了特殊意义,聚焦于体重与骨骼之间的关联。我国积极响应国际骨质疏松防治倡议,结合国情,提出了这一主题。在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庞大,且呈上升趋势。此主题的提出,凸显了对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同时,它也提醒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体重管理对骨骼健康的关键作用。

全国各地对此次主题宣传活动反响强烈。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众多医疗机构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免费医疗服务,其目的是向公众普及“重视体重管理、增强骨骼健康”的健康理念。

体重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骨骼健康与体重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保持正常体重或适当增加体重的情况下,体重与骨密度之间表现出正向关联。研究数据表明,在一定限度内,体重的增加能够促进骨密度的提升。然而,若体内脂肪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将可能引发一系列对骨骼健康有害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骨代谢失衡、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进而加速骨丢失,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众多国际研究均验证了这一现象。

现实生活观察表明,众多肥胖者的身体机能显现出,超重体重对骨骼施加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不良的饮食结构导致的高脂肪摄入,对骨骼的正常代谢产生了内在影响。在我国,肥胖人口比例的上升与肥胖人群中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的同步增长密切相关。

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骨质疏松

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极为关键。首要之策是均衡饮食。人们必须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同时,应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调查显示,多数人的饮食结构存在不均衡问题。对于体重较轻者,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是必要的,这可以通过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实现。

规律性运动对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做俯卧撑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加肌肉量,还能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体重管理。此外,它们还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为了有效监控健康状况,建议定期测量体重、腰围和体脂率。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及时掌握体重变化趋势和身体成分比例,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钙和维生素D的重要性

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受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之苦。依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的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应为1000至1200毫克。然而,在中国,民众日常饮食中钙含量普遍不足。《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进一步指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通过饮用牛奶或补充钙剂,将每日钙摄入量提高至800至1200毫克。

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有效方式,与饮食同样关键。紫外线照射皮肤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这一过程对于钙质在肠道的吸收极为重要,对骨骼健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如云南等地,居民户外活动较为频繁,因此其骨骼健康状况普遍较好。

有益骨骼健康的运动类型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最新消息指出,负重运动和力量训练对于维护骨骼健康具有显著益处。这些运动涵盖了举重、推举、跑步、跳跃以及爬楼梯等多种形式。它们能够有效增强骨骼强度。在健身房内,众多健身爱好者采用这些运动进行锻炼,肌肉量得到增加,同时骨密度也有所提高。

平衡训练对骨骼健康有显著益处,尤其在维护关节健康和降低运动伤害风险方面表现突出。此类训练逐步推进,从依赖视觉指导的练习逐渐过渡到无需视觉辅助的闭眼练习。对于老年人而言,强化平衡能力锻炼能有效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可能性。目前,许多社区老年活动已引入平衡能力锻炼的内容。

各个年龄段的骨骼健康

骨骼健康问题并不仅限于老年人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当重视“增强肌肉、强化骨骼、提升体力”的重要性。在年轻时打下良好的骨骼健康基础,对于预防老年时期骨质疏松等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摄入和适度运动,如学校体育课程和课间活动,来培养健康的骨骼。即便成年人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也不应忽视对骨骼健康的持续关注和维护。

各位读者,有一个问题需提出:您是否已经开始关注体重对骨骼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期待在评论区与您共同探讨这一话题。同时,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以共同提高公众对骨骼健康问题的关注。